确定合理换油周期 换油周期并非固定值,需结合 3 个因素动态调整: 油液类型:合成油寿命是矿物油的 2-3 倍;
工况条件:环境温度>35℃、粉尘多、湿度高,或空压机负载率>80%(连续运行),需缩短 20%-30% 周期;
油质检测结果:优先以油质检测为准(每 3000-5000 小时取样检测),
若检测发现 “粘度变化超 ±15%、酸值>2.0mgKOH/g、分>0.1%、杂质颗粒度>NAS 8 级”,
需立即换油,不可等到 “油变黑” 才更换(部分合成油老化后颜色变化不明显,但性能已失效)。
常规参考:矿物油 2000-4000 小时,合成油 8000-12000 小时,长不超过 18 个月
(即使未达运行小时数,油液也会因静置氧化失效)。
换油操作 3 个 “必须” 必须排空旧油:停机冷却至 40-50℃(油液流动性好),打开油箱底部放油阀、油气分离器放油口、
油管低点排污阀,确保旧油(含油泥、杂质)完全排出,避免残留旧油与新油混合导致添加剂冲突、油质劣化;
必须同步更换滤芯:换油时需更换油过滤器滤芯(截留杂质,避免磨损轴承、转子)和油气分离器滤芯
(保障油气分离效率,降低油耗),若滤芯堵塞,会导致油压不足、油循环不畅,加速新油老化;
必须规范加注新油:使用干净的加注工具(避免用普通漏斗,防止杂质混入),加注量以 “油位计刻度线” 为准
(停机时油位在 “高位” 与 “低位” 之间,运行时油位会略低),不可过量(否则导致油耗高、油气分离器压力高)
或不足(导致润滑不良、轴承过热)。